一、“对等关税”:理解特朗普政策框架
在深入探讨对银行业的影响前,咱们得先了解一下特朗普政策框架。2024 年 11 月,白宫经济顾问委员会主席斯蒂芬・米兰发布了《全球贸易体系用户指南》,也就是 “米兰报告”。
这份报告认为现有的国际贸易和金融体系对美国不利,导致美元高估、制造业衰落和贸易逆差扩大。
特朗普政府希望重塑全球贸易和金融体系,设定了扭转经常账户赤字、重振美国制造业、提高美国企业竞争力以及让他国分担美元储备货币成本等目标 。
为达成这些目标,他们打算使用关税、汇率政策以及将 “安全保障” 与贸易金融挂钩等手段。这一系列政策,无疑会在全球经济领域掀起波澜,我国银行业自然也会受到影响。
二、“对等关税” 对我国银行业的影响机制
1. 经济层面
外需走弱,出口相关企业经营压力增大,银行相关客群的信贷需求、贷款利率、资产质量都面临挑战。不过,不同客群受到的影响差异较大。比如一些依赖出口的制造业企业,订单减少,资金回笼困难,对银行信贷的需求可能下降,同时为获得贷款可能接受更高成本,而银行面临的资产质量风险也会上升。
2. 政策层面
为应对 “对等关税” 带来的经济压力,政策宽松会加码。内需领域政策可能提振零售信贷需求,而降准降息则能降低银行资金成本。例如,政府加大对消费的补贴力度,刺激居民消费,从而增加消费贷款需求;央行降准降息,银行获取资金的成本降低,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息差压力。
3. 投资层面
在 “对等关税” 背景下,银行板块红利价值提升,有助于资本补充。投资者可能更倾向于选择具有稳定分红的银行股,为银行补充资本提供了有利条件。
三、“对等关税” 对信贷需求影响
1. 总体压力增加,客群需求分化
从过往经验看,信贷增速与名义 GDP 增速总体匹配,GDP 增速每下行 1 个点,信贷增速大约下行 1 个点,对应信贷增量减少 2.6 万亿元。当前经济压力增加,贷款需求呈下行趋势。
2. 出口相关客群需求下行
据悲观情况测算,2025 年出口相关客群的信贷增量面临 2139 亿元的缺口,占全年新增贷款的 1.2% 左右。这意味着与出口相关的企业,由于业务萎缩,对银行贷款的需求会大幅减少。
3. 消费相关客群和企业或获支撑
2024 年新增消费贷 1.24 万亿元,占全年新增贷款的比重为 6.9% 。随着刺激内需政策的出台,消费相关客群和企业可能获得更多支持,从而增加对信贷的需求。比如消费者可能因为消费补贴政策,更愿意贷款消费;消费类企业为扩大生产也可能增加贷款需求。
四、“对等关税” 对息差影响
1. 增加额外压力,中长期可控
需求下降给贷款利率带来压力,信贷增速每下行 1 个点,可能带来息差下行 14bp 。外需相关客群信贷缺口会造成息差压力,但零售领域因政策刺激需求上升,对息差形成支撑。例如,出口企业贷款需求减少,银行可能不得不降低贷款利率去争取其他业务,导致息差收窄;而零售贷款需求上升,如果贷款利率能维持稳定或上升,就能缓解部分息差压力。
2. 货币政策变化降低资金成本
货币政策方面,降准降息使得银行资金成本降低,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因贷款利率下降带来的息差压力。
3. 中长期看,银行息差接近底部
在资产规模增速 5% 且资产质量稳定的情况下,中长期息差底线约为 1.24%,当前行业息差已接近底线。这表明从长远看,息差进一步大幅下降的空间有限。
五、“对等关税” 对资产质量影响
1. 出口相关客群
制造业和个人经营贷受关税影响更为直接。上市银行制造业和个人经营贷合计占比 17.7%,结合对美出口占比 14.7%,则相关领域最大敞口为 2.6% 。虽然这部分客群受影响较大,但敞口相对有限。
2. 其他风险客群
3. 中长期稳健持续
银行大部分客群有政策支撑(国家信用),资产质量压力不大。从长远来看,我国银行业资产质量有望保持稳健。
总体而言,“对等关税” 虽然给我国银行业的贷款需求和净息差带来额外压力,但资产质量能保持稳健,对银行业影响可控。后续我国政策也将针对内需刺激进一步发力,通过多种政策组合拳稳定总需求,维持国内流动性环境宽松稳定,相信我国银行业能在这一复杂环境中稳健前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