构建内训师一体化培养模式 打造企业自己的“造血’功能

  • 来源:凯道咨询
  • 发布时间:2024-09-28 15:53
  • 971 次阅读

一、项目背景

企业培训是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途径,内训师是企业知识传承的桥梁,是企业教育培训体系的一个重要部分。目前,很多企业对内训师培养高度重视,如何使培训师真正成为员工发展顾问、业务工作伙伴和企业发展推动者,需要认真思考和探索。只有基于内训师能力素质模型构建内训师一体化培养模式,从源头上保证内训师培养的实用性、有效性,打造企业自己的“造血’功能。

我们的内训师如何打造精品课程,通过培训的方式来提升团队的营销技巧和推广能力,提升银行的经营效能。“匠人精神”, 精良产品或服务来自精良的职业锻炼和职业伦理。“匠人匠课”离不开内训师的敬业、精益、专注和创新。

二、项目目的

通过培训,内训师从不敢讲、从何讲,到主动讲、有序讲,综合能力得到了脱胎换骨的转变,并纷纷表示要将所训所学运用到自己的工作岗位上,真正做到"以训促赛,以赛促训",为公司的扩大和发展不懈努力。

企业的竞争不仅来自于产品、资源的竞争,同时也是人才的竞争。人才的培养是一个浩大的工程,单纯通过直接管理者的扶、帮、带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员工职业发展的需求了。随着企业内外部人才的压力,越来越多的企业意识到需要将员工的知识、技能以及工作态度留在企业组织中,并以此来强化组织的核心竞争力。而能长期有效地提升组织竞争力,大部分企业都选择了培养企业内部培训师,并组织内部培训师进行课程的设计与开发。然而,课程设计与开发是一项系统而科学的工作,为了课程能够最终满足业务需要,开发人员需要根据清晰的步骤,运用具体而实用的工具来完成课程设计与开发的任务。

三、项目方式

讲授法、视频教学、案例分析、小组讨论、游戏体验法、角色扮演法、小组演练等。

内训师培养每个阶段都融入“学、练、赛”环节,丰富教学手段,学习压力与创造活力并存,减少学习的疲惫感,保持高度参与性的积极性。

ü ——针对核心能力导入关键知识和技能。

聚焦现阶段企业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,识别哪些问题可以用培训解决,通过项目经验沉淀,案例组织提炼,开发成培训课程。

ü 练——仿真演练,知识技能的行为转化。

每个阶段结束,以小组为单位对学员辅助,优化内容,形成标准课题,标准培训课件。

学会课程演绎呈现技巧,可以完整自如呈现自己所讲的课程。

ü 赛——以赛带练精英角逐,高效的行为巩固和内化。

每阶段结束后,以小组为单位进行PK。

沉淀两类课程:以业务流程为导向的课程。以岗位任务为导向的课程。

四、项目内容

1、成果导向:企业需要输出认证内训师和常态化课程,应用于常态化项目。

2、内容组合:课程设计开发,案例萃取。经典模型ADDIE,SATK五步课程开发法。

3、形式创新:在传统讲授的基础上,融入磨课互练、以赛代练、游戏通关的形式,保证学员的参与度,符合50-20-30原则(50%讲授,20%互学、30%实践)。

4、体现实战:内训师授课技巧的全面提升。

5、设计与开发出一门基于本课程教学理论的标准课程,并制作出八大实物产品《课程介绍》、《课程蓝图》、《学员手册》、《课程PPT》、《讲师手册》、《课程管理手册》、《教学工具包》、《课程评估手册》。

、产出成果及项目建议

Ø 产出成果

1套内训师选拔—培养—认证的整体流程,为培训管理者提供执行模板。

1次PPT设计线上评比比赛,输出20%以上的精品课件。

1次内训师PK争霸及认证比赛。

1次内训师源动力测评,为培训管理者后续项目激励提供重要参考。

成果的最终输出取决于企业、讲师和学员三方的互动配合,配合度越高成果输出越丰!

Ø 项目建议

项目特色(121)

一主线: “能呈现”---“能开发”---“能演绎”的进阶性主线

双赛制:为提升效率,本项目采取双赛制,一次评定优秀课件(PPT),一次评定出优秀课程(微课程)+优秀讲师

一闭环:采取行动学习的方式,采取“讲师讲授+学员互动演练+阅读自习+PK赛+试讲磨课”

、总体流程及实施安排

Ø 总体流程

1、第一阶段(能呈现)

课程:《台风速成与呈现技巧》

形式:讲授+一对一辅导+台风互练

2、第二阶段(能开发)

课程1:《课程开发与设计工作坊》

课程2:《PPT设计与美化》

形式:讲授+自学+3人小组开发+导师小组辅导+PK赛

3、第三阶段(能演绎)

课程1:《课程设计与开发工作坊》

课程2:《引导式培训技巧》(入门篇)

形式:讲授+自学+磨课+一对一辅导

Ø 项目实施安排

1. 项目管理团队:包括项目领导小组、项目执行小组、专业实施小组,项目小组之间团结协作,以身作则,严格要求,让项目100%执行。

2. 项目领导小组:由企业方培训相关负责人、1-2名辅导顾问组成,主要工作是确定项目方法,确保项目质量,参加重要会议,支持项目执行小组工作。

3. 项目执行小组:由项目执行组长1人、项目协助人员2人组成(企业方相关成员),主要工作是全程参与项目实施,协调资源配合项目实施。

4. 专业实施小组:由项目经理及相关人员组成,主要工作是保证项目的正常推进,执行项目方案的完成及与企业方的沟通协调、协助讲师及顾问的各项工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