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4年行至尾声,2025年银行“开门红”筹备工作已经开始。目前已有多家银行开启年底收官及2025“开门红”相关工作。与往年不同,伴随息差的持续压缩,今年银行的规划重点放在了“降本增效”上。对公投放聚焦服务实体经济领域,持续加大对中小微企业、科技创新、高端制造等重点领域支持力度;个人零售业务则重点营销存款、理财、银保等产品。
“开门红”通常是抢占市场份额、提升业绩的关键时期,一般在每年一季度。期间,银行会对存贷业务、中间业务、不良贷款处置等业务领域加大资源倾斜力度。尽管近年来这一概念在“平滑信贷投放月度波动”的要求下有所降温,但仍是银行实现全年信贷总量合理增长的重要阶段。
“开门红”旺季营销活动是商业银行传统营销活动,银行通过这一营销活动,在年底做好项目储备,在年初加大、加快信贷投放,实现早投放、早受益。
当前各家银行“开门红”工作进度不一。截至11月19日,江苏如皋农商银行、湖南洞口农商银行、贵州贵定农商银行、广西蒙山农商行、浙江民泰银行等地方银行均召开了“开门红”启动会,并进行了公开宣传。国有大行和股份制银行的进度则稍缓。
对公业务是信贷主要领域。当前信贷需求偏弱,但新政策正催生有效需求。面对未来,银行正积极寻找新业务增长点,其中“两重”“两新”“五篇大文章”是重点。
某大型银行负责人表示,明年储备项目将优先满足长期合作客户,再选择符合国家政策的项目。另一银行广州分行总监表示,明年经营将更重视利润考核,因内部调整和行业竞争影响降低的利润要求或将回归,且资本金消耗大,对利润资本转化要求更高。
两位人士均指出,近两年新客户和活跃客户数量下降,银行将更多关注存量业务竞争。上海银行副行长透露,该行正积极对接政府机构、园区和协会,获取项目信息,推进落地,目前项目储备充实,六成以上为科技、普惠、绿色等重点领域。
北京分行信贷经理表示,预计明年将优化信贷结构,提升资金使用效能,增加对普惠小微、乡村振兴、绿色低碳等领域的投入,减少在落后领域的资源配置,同时优先服务政策鼓励的政府融资项目。
对于地方银行而言,立足当地仍是关键。黄平农商行在2025年“开门红”启动会上提到,贷款业务方面,要坚守支农支小定位,加大有效信贷投放,稳住贷款市场,持续增厚“三农”底色,并全力满足各类消费需求。
零售业务也是银行“必争之地”。过去几年,上调存款利率、发放优惠券是银行零售业务中常见的“开门红”营销方式。不过从目前的情况来看,上调存款利率的银行寥寥。
在当前银行业经营整体承压的背景下,为了控制资金成本,现阶段银行不再单纯依赖上调存款利率来吸引客户,而更多是“降本增效”。抓好零售业务“开门红”工作需要更注重服务创新方案、爆款产品、特色化增值服务的投放,并重视用户体验提升、品牌推广活动等的全面融合。
在招行三季度业绩交流会上,该行资产负债管理部表示,明年资产负债管理工作的重点是调整好结构,包括“大力推动零售贷款的增长”,在负债端也会继续加强成本管控,要继续大力推动获客、推动场景拓展,实现高质量、低成本结算性存款的增长。招行财富平台部同样强调,会更加重视把资产管理规模(AUM)和客群的持续增长作为该行零售发展的基本盘,并利用金融科技去拓展服务半径。
中国邮政储蓄银行表示,近期出台的一系列增量政策对于稳定明年经济增长等具有积极作用。为了更好抓住发展机遇,服务实体经济,银行提前布局“开门红”。“从信贷投放来看,信贷资金仍然会围绕重大战略、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加大投放,特别是近期出台一揽子增量政策,银行业在业务发展中也需要寻找政策带来的机遇,如回购增持再贷款等,做好信贷投放结构调优。”